新时代电视传播中的英雄精神挖掘与传承 中国儿艺会联合黑龙江卫视打造的《致敬英雄》节目专家研讨会在京举行

发布日期:2019年01月25日

“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在倡导全社会崇尚英雄情怀,传承英雄精神的时代背景下,电视节目如何深入挖掘诠释英雄精神内涵?新时代如何唤起大众对英雄的情感认同与传承英雄精神?2019年1月24日下午,“新时代电视传播中的英雄精神挖掘与传承——中国儿艺会携手黑龙江卫视打造《致敬英雄》节目研讨会”在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举行!



研讨会聚焦黑龙江卫视《致敬英雄》节目,对新时代下如何做好英雄人物类电视节目进行了探讨。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宣传司副司长王小亮,中国少年儿童文化艺术基金会会长阚丽君,北京大学电视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新华社国家高端智库学术委员会专职副主任陆小华,北京大学电视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中国青年报》原党组书记、社长、总编辑陈小川,人民日报社原文艺部主任、海外中心主任刘玉琴,中国传媒大学戏剧影视学院院长关玲,北京大学电视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总编室节目研发部主任吴克宇,北京大学电视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中国社科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研究员时统宇,中国广播电影电视社会组织联合会评奖工作部主任张跃明,《中国广播电视学刊》编委、副主任、高级编辑李宝萍,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所世界传媒研究中心秘书长冷凇,黑龙江广播电视台副台长关中出席了研讨会。会议由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北京大学电视研究中心主任俞虹教授主持。人民日报、光明日报、新华社、解放军报、北京青年报、北京卫视、综艺报、广电独家、传媒圈、新浪、网易、腾讯新闻、爱奇艺、今日头条等多家媒体出席研讨会。




《致敬英雄》是黑龙江卫视与中国少年儿童文化艺术基金会联合推出的国内首档大型礼赞英雄励志节目。节目于2018年9月至12月在黑龙江卫视播出,第一季节目共十期,向方志敏、江竹筠、黄继光、王进喜、雷锋、孔繁森、黄大年、闻一多、冼星海、钱学森十位引领民族精魂的英雄人物致敬。节目通过真实故事与艺术作品相结合的全新方式,启迪大众深层价值思考,帮助广大青少年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构筑精神信仰,让英雄精神成为人人可以践行的新时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节目播出后,引发了社会各方的广泛关注。





在此次研讨会上,与会领导及专家分别从多个维度对节目进行了深度研讨。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副司长王小亮提出,《致敬英雄》节目用正能量直击人心,唱响了时代最强音!英雄精神是构成中国精神的组成部分,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力量源泉,《致敬英雄》节目回顾英雄事迹,讴歌英雄伟业,传承英雄精神,给人强烈的心灵冲击,传递了爱国奉献的正能量,也唱响中华民族的正气之歌。《致敬英雄》节目更是从细微处阐发情怀,英雄人物的身边人来到节目中,讲述真实发生在英雄身上的生活细节,一文一物生风骨,一言一行见精神,用真实的故事告诉人们英雄并不是横空出世的,伟业不是一日形成的,给普通人形成了可敬的榜样。节目综合采用访谈、朗诵、歌唱、情景剧和视频展现等多种艺术手段,把历史、现实和未来相衔接,既诉诸理性,又诉诸感性,多层次、多角度深化观众对英雄精神的理解和英雄人物的认可。

北京大学电视研究中心主任俞虹提出,《致敬英雄》节目在英雄意义的挖掘和深刻的呈现上,确实有它的独到之处。题材、主题、表达、受众,四个重要要素上的开拓与创新,使我们看到了黑龙江卫视在这样的媒体竞争大背景中,在电视节目的呈现上有一种新的意义诉求。我们如何认识过去历史上的英雄,以及我们新时代的英雄,如何做一种当今时代下的认知和解读?《致敬英雄》以英雄的名义,回应了时代的需求,传递了正能量的主流价值观,也对于电视工作者承载新时代的职责与使命给予启示。

作为节目出品人和主持人,中国少年儿童文化艺术基金会会长阚丽君提出,《致敬英雄》这档节目是开国内卫视频道的先河,以国人熟悉的国家英雄为主线,开展对英雄精神的挖掘和宣传。儿艺会一直秉承“文艺点亮生命,梦想创造未来”的理念,致力于少年儿童文化艺术事业,对于广大青少年来说,要让他们学习英雄的品行、了解英雄的事迹、感受英雄的力量,充分了解和认识到我们的英雄先烈为新中国成立做出的非凡贡献。

DSC01660_副本.jpg

在节目的打磨中,主创团队始终遵循了三个统一:一是始终把政治标准放在首位,因为英雄精神蕴含着坚定信念和崇高的价值追求,《致敬英雄》必须用严格的高标准的政治尺度挖掘英雄精神;二是艺术上求新求变,节目将人物访谈、演播室诵读、实地探访和情景再现等多种元素融合运用,几乎涵盖了所有现代舞台戏剧和新型表演手法;三是提高观赏性,进一步拓宽受众覆盖面,精心雕琢每个细节,尤其注重与观众的有效互动。

DSC01693_副本.jpg


在这样一个盛产英雄的国度,英雄素材永远采集不完。随着英雄文化的深入传播,唤醒国人蕴藏在心灵深处向往英雄的责任和担当,这将是时代的主流和共识。

DSC01653_副本.jpg

新华社国家高端智库学术委员会专职副主任陆小华提出,每一个时代,每一个民族都需要自己的英雄史诗,每一个民族都需要有自己的气节。从这个意义上说,《致敬英雄》这样的节目是任何时候都需要的。作为媒体人需要反思,为民族增加昂扬向上的力量,还应当做出怎样的努力与贡献?未来《致敬英雄》这一类型的节目需要继续做下去,节目形态应该更简约,传播的节奏应该更快,仪式感应该更强,带给观众更有冲击力的观看体验。

《中国青年报》原党组书记、社长、总编辑陈小川表示,对于英雄类电视节目来说,生动化的细节、故事化的表述方式是最有价值的,新时代电视传播中,创作者需要思索的是怎样把英雄精神用观众能够理解并愿意接受的方式表现出来,怎样把英雄的理想主义色彩通过故事化的讲述融入青少年心里,真正为青少年构建英雄信仰。

《人民日报》社原文艺部主任刘玉琴提出,《致敬英雄》节目最可贵的就是围绕着崇尚英雄、学习英雄、传承英雄精神的宗旨,“编织”英雄故事,节目主题鲜明,题材挖掘深刻,呈现方式丰富独特,情感真挚,是如何讲好中国故事的一次尝试,尤其是节目受众直指青少年,表明了社会的向往和追求,再一次阐释了“少年强则中国强”的道理。

中国传媒大学戏剧影视学院院长关玲认为,《致敬英雄》是一档十分“用心”的节目,用心挖掘鲜为人知的历史瞬间,用心深耕英雄人物故事的细节,通过多种表现手法,讲好中国故事,塑造好英雄人物,让英雄人物有血有肉,可亲可感。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总编室节目研发部主任吴克宇认为,《致敬英雄》准确地契合了时代脉搏,找到了“我们的英雄在哪里”“我们需要怎样的英雄”的答案,用真实的英雄故事和具有仪式感的致敬手段,让观众产生了情感共鸣。

中国社科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研究员时统宇提出,《致敬英雄》节目高举信仰的旗帜,新时代下电视传播中英雄精神的现实意义,值得人们做出更多的思考。特别是对于广大青少年来说,将践行英雄精神与规划未来生活有机地结合起来,正是英雄类电视节目需要探索的社会意义所在。

中国广播电影电视社会组织联合会评奖工作部主任张跃明认为,《致敬英雄》创新意识很强,耳熟能详的英雄故事如何讲述新意、如何做出新鲜感?这正是考验英雄类电视节目的关键所在。《致敬英雄》创作团队有着极高的使命感和责任感,通过邀请英雄的“关联人”,深度挖掘英雄事迹,用十分立体的方式呈现出每位英雄的形象,《致敬英雄》为同类型节目提供了借鉴与参考,只有不断创新,突破固有的思维模式,才能真正做出观众爱看的英雄类电视节目。

《中国广播电视学刊》编委李宝萍提出,《致敬英雄》节目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回答了“新时代为什么需要英雄”的问题。节目中的典型人物能够起到在全社会的示范和带动的作用,同时节目在真实人物与艺术化呈现的表达结合上,也做出了新的尝试。

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所世界传媒研究中心秘书长冷凇提出,黑龙江卫视是用垂直细分的态度和的选题来制作了一档节目,这填补了青少年教育类节目的空白。《致敬英雄》这档节目干净、安静、纯净,用揭秘英雄传承英雄的方式来纪念英雄和怀念英雄,通过多种电视艺术美学的表现手段,将英雄人物做得真实可感,将英雄故事讲得触动人心。对于爱国主义教育,《致敬英雄》做出了积极的探索,为同类型的节目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黑龙江广播电视台副台长关中说:“塑造生生不息的民族魂,让英雄精神成为引领人们前行的精神坐标,是《致敬英雄》节目不懈的追求,作为媒体人,有义务、有责任,用电视荧屏和艺术创作,不断唤起人们对于英雄精神的情感认同。”

在研讨会上,与会专家对于《致敬英雄》节目下一步如何深耕节目品质,提升品牌影响力,也提出了多维度的建议。在题材拓展方面,专家建议要进一步扩大英雄的选取范围,让电视观众对于英雄的认知与理解,视角更加开阔,更具有社会正面引导意义。在电视的艺术化呈现上,《致敬英雄》节目更强化仪式感,同时在节目的结构和传播手段上,多考虑年轻受众的接受方式,以便更利于新媒体的传播。

研讨会上,黑龙江卫视传媒中心《致敬英雄》创作团队,也就第二季节目的创作计划征询了专家的意见。2019年是新中国建国70周年,《致敬英雄》将选取更具典型意义的英雄人物,更深挖英雄人物的精神内涵,捕捉英雄故事的点滴细节,通过更精细的艺术呈现,将节目打造成精品,向国庆献礼!